面对行业寒冬,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纷纷这么做
发布时间:2020-09-17
原标题:面对行业寒冬,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纷纷这么做到
作者:叶伟
2018年被称为环保行业的“寒冬”
在金融去杠杆、PPP清库存、
强监管等多重因素起到下
部分企业经常出现现金流紧缩、
债券及债务债权人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谋出路、谋发展?
今年5月
清新环境公告称之为,控股股东北京世纪地和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将其直接持有人的2.74亿股公司股份(占到比25.31%),出让给四川发展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6月
浙能集团旗下浙江能源国际有限公司及浙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入股杭州锦江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中国锦江环境控股,出资占比锦江环境29.7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8月
东方园林发布公告,公司有限公司股东、实际掌控人何巧女女士、唐凯先生同意以5.90元/股的价格,将何巧女所持有人的 东方园林1.34亿股(占总股本的5%)股份出让给北京市朝阳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全资子公司北京朝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近日
博天环境发布公告,公司与中国诚通生态有限公司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初步达成共识,引进诚通生态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积极探索在公司治理、产业协同和升级优化、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开展合作。
引进国资已经沦为
多数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的共同自由选择
E20环境研究院继续执行院长、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薛涛:
由于金融控债防风险、降杠杆、政府延后收费等因素影响,导致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尤其是专门从事的环谢谢资产投资运营业务的企业经常出现现金流紧张的问题,而国企融资能力强劲、现金流好,与政府交流有优势,加上想寻求入场,二者一拍即合。
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
去杠杆、融资难、资本市场波动,加上控股质押的普遍问题,给民营环保企业融资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必须寻找一些有效途径去解决问题。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霆:
资本实力雄厚的国企进入环保行业后,重点应该放在打造出大平台,从而聚集更多技术领先的民营企业,这样才能形成有效合作。未来,环保行业不会涌现出更多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将会是行业内最差的商业模式之一。
国资纷纷入场后
环保民企应如何找准市场定位?
薛涛:
由于环保领域非常集中,技术变化非常多,专业合乎非常复杂,所以,民营企业在技术领域有着充分发展空间。民营环保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优势比国企要强。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技术类、设备类、解决方案类等技术型民营环保企业在环保领域占到比达到90%以上。
雷霆:
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优势各不相同,行业兼并重组后,民营环保企业的生存空间并不会变大,小而美、小而精的民营环保企业仍会真是比较好。民企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在大的收购趋势下,它们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助贫:
民营环保企业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优势,也就是要寻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论资本、论施工能力,民企与央企、国企相比并不具备优势,但环保民营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在细分领域的技术、效率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李其林:
无论是民企、国企,还是混合所有制企业,都要强化经济周期、产业周期以及政策周期的预判。同时,必须苦练好内功,展开商业模式和技术研发创新,才能实现盈利,从而推展企业向前发展。
https://www.sohu.com/a/362176647_120046935返回搜狐,查阅更多
责任编辑: